那是一個秋日的雨后,我和妻子一同上山采集山珍,在林中徘徊時,發現了一棵小松樹。它長得不高,屬于那種觀賞類的樹種。
樹高不過3米,枝杈整體形狀呈塔狀。最為奇異的是,有一根樹枝從樹干半截伸出,竟然繞著樹干纏了一圈又向外伸展開去,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。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,站在那兒端詳了很久。
我從小長在山里,可從沒見過這么讓我動情的樹。它太美了,我前后左右地欣賞著不忍離去,怕一別之后再也無緣見到;也怕山下的村民上山砍柴,拿著柴刀會把它的枝杈從下往上修理一番,從此就再也見不到它本來的容顏了,眼見日頭欲落,我才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它。
對于這棵樹我放心不下,最后我還是冒出了一個愚蠢的念頭:把松樹從山上移回來,栽種到自己的小院里。
第二天我準備好了運輸工具,迫不及待地去到山上那片林地,小心翼翼地把小松樹挖出來,運下了山。
回到家以后,我在房前窗下挖了一個坑,坑內鋪了一些農家肥,然后澆上水、扶正小樹、培好了土。我得意極了,心內竊喜:這回我就可以和這棵樹朝夕相伴了……每每有朋友或文友來家,我總會向他們炫耀一番。鳥兒一群群飛來,嘰嘰喳喳地像是在唱歌。
轉年,三月的春風送來暖意,可移栽的松樹卻漸漸褪去了墨綠色,一點點地枯干了。它“香消玉殞”離我而去了!我唏噓不已,無限懊悔,自責是我葬送了它的生命、毀了它的一生與美麗。
后來,我每每與朋友們提起此事,有人說松樹喜干凈,施了農家肥把它玷污了;有人說樹應該是春天才能移栽,我栽種的季節不對;也有人說栽樹需要技術,移栽樹必須遵循它在山上時所對應的位置,向陽的一面還要向陽,背陰的一面還要背陰。而我總感覺它是離開了生它養它的那塊沃土,是抑郁而死的。
小(xiao)松樹(shu)枯萎之后的日子,有(you)多少(shao)回(hui)我在夢里見到了它(ta),醒來后我總是不斷地責(ze)備(bei)自己(ji)。是我自私(si)的占有(you)欲扼殺(sha)了一(yi)棵(ke)青翠欲滴的生靈,是我的貪(tan)婪害了一(yi)棵(ke)本應(ying)長成亭(ting)亭(ting)玉立的小(xiao)松樹(shu)。我悔恨(hen),我無以復加(jia)地悔恨(hen)……